三毛手工

位置:首页 > 岁月遗留 > 老习俗

五月五日迎端午 传统习俗庆佳节

老习俗2.72W

五月五日迎端午 传统习俗庆佳节

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,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。由于端午节的起源、传说很多,也因此造就了五彩缤纷的端午民俗文化。在端午民俗文化发生、发展的同时,唐宋时期瑰丽的端午诗词彰显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唐宋瑰丽端午诗词,品味五彩缤纷的端午民俗。

赛龙舟

赛龙舟,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儘管「龙舟竞渡」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,但千百年来,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,已广泛深入人心,故人们「惜而哀之,世论其辞,以相传焉」。

秦汉以后以纪念屈原为主的端午节渐由楚地传遍神州,为人们所认同并相沿迄今。晚唐诗人文秀的诗作《端午》写道:

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;
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

端午节的来源早在唐代就已经是「万古传闻为屈原」,当时的(唐)张建封的诗作《竞渡歌》,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龙舟竞渡的水上盛况是:「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;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;鼓声渐急标将近,两龙望标目如瞬。」紧张激烈的竞渡场面跃然纸上。

当龙舟竞渡到高潮时,群情激昂到「坡上人呼霹雳惊」,多么热烈而生动的场面啊!宋代黄裳在《喜迁莺端午泛湖》中也为我们还原了宋代赛龙舟的紧张、刺激的景象:「舣彩舫,看龙舟两两,波心齐发。奇绝。难画处,激起浪花,飞着湖间雪。画鼓喧雷,红旗闪电,夺罢锦标方彻。」

端午食粽

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的另一传统习俗。粽子,又叫「角黍」、「筒粽」。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。据载,早在春秋时期,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「角黍」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「筒粽」。晋代,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。这时,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,还添加中药益智仁,煮熟的粽子称「益智粽」。

据时人周处《岳阳风土记》记载:「俗以菰叶裹黍米,……煮之,合烂熟,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,一名粽,一名黍。」南北朝时期,出现杂粽。米中掺杂禽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等,品种增多。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。

到了唐代,粽子的用米,已「白莹如玉」,其形状出现锥形、菱形。所以日本文献中就载有「大唐粽子」。

端午食粽的民俗在历代诗人笔下得到了充份表现。唐代诗人郑谷曾写有「渚闹渔歌响,风和角粽香」的诗句,反映了当时吃粽子之普遍。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吟诗讚:「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。」

宋朝时,已有「蜜饯粽」,即果品入粽,所以宋代诗人苏东坡才有「时于粽裏见杨梅」的诗句。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、木车牛马做的广告。苏东坡词作《六么令.天中节》的名句「粽叶香飘十里,对酒携樽俎」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。

宋代陆游在其的诗作《乙卯重五诗》中写道:
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
粽包分两髻,艾束着危冠。
旧俗方储药,羸躯亦点丹。
日斜吾事毕,一笑向杯盘。

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的端午节民俗。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,高冠上插着艾枝。依旧俗,又忙着储药、配药方,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。到了晚上,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。此诗反映出当时江南端午民俗,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,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。

悬艾叶、菖蒲:


艾、菖蒲和蒜被称为「端午三友」。南北朝时,端午又称为「沐兰节」,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。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,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,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,再粘贴艾叶于其上。

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,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。端午期间,时近夏至,正是寒、暑气交互转换之时,于是,端午节这天,人们以菖蒲作宝剑,以艾作鞭子,以蒜头作锤子,被认为可以退蛇、虫、病菌,是斩除妖魔的「三种武器」。

脍炙人口的诗句「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」出自唐代殷尧藩的《七律.端午》。这两句诗已说明当时悬艾叶、喝蒲酒风俗之盛行。这首诗十分知性,情感真挚,特录之如下:

少年佳节倍多情,老去谁知感慨生;
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
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;
千载贤愚同瞬息,几人湮没几垂名。

诗的大意是:少年时候一到过节特别高兴,年纪大了却因过节感慨万分; 不效仿悬艾符以避邪的习俗,只求喝点蒲酒聊聊世道太平。头上的发丝一天一天的白了,石榴花却一年比一年更鲜豔。历来无论贤愚一生转瞬即逝,有多少人湮没又有几人青史留名。

本文以宋代张榘的诗作《念奴娇》作为结尾,这首词把纪念屈原的情怀与端午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悬菖蒲等端午民俗尽收词中:

楚湘旧俗,记包黍沉流,缅怀忠节。
谁挽汨罗千丈雪,一洗些魂离别。
赢得儿童,红丝缠臂,佳话年年说。
龙舟争渡,搴旗捶鼓骄劣。

谁念词客风流,菖蒲桃柳,忆闺门铺设。
嚼徵含商陶雅兴,争似年时娱悦。
青杏园林,樽煮酒,当为浇凄切。
南薰应解,把君愁袂吹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