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毛手工

位置:首页 > 岁月遗留 > 老习俗

敬贺新年 一夜挽回天下春

老习俗1.37W

敬贺新年 一夜挽回天下春

「隆咚隆咚锵~~新年到,新年好!……」

在中华儿女的心目中,「过年」要算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了。古代中国文化中的过年,是从腊月祀神开始一直到过完元宵为止。在送旧年、迎新春欢庆、酬酢的年俗中,鲜明焕发的是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生命观。

中国浩瀚诗海中,包藏许多有关「过年」的诗卷,开卷来,感恩自省的光晖、珍惜生命的情怀漫漫无边地开展来,包容沁润你我周身。诗篇中,虔敬的字字都是春,重温中国的传统年味的馨采……

腊月清祀   告天谢福

黄历十二月称为「腊月」,腊月就是畋猎祭祀之月。值岁暮冬藏之时,中国历朝历代最重要的事就是祭祀百神,诚敬感谢天神保佑与赐福,赐予一年的收穫。中华文化中,感谢天神赐福的腊祭由来已久,《礼记》有记载腊祭起源于夏商周三代。

腊祭清祀,历朝由天子主祀,非常崇敬肃穆,「束带从王事,结缨奉清祀」(1),隆重地准备丰盛精洁的祭品,感谢天地八方的神灵赐福:「岁事告成,八蜡报勤」、「年丰物阜……农功是归」;「腊日饶佳景,乾坤万里同」(2)。古代的腊祭,四方归绥献贡,「饮飨清祀,四方来绥,充牣郊甸,鳞集京师」(3),从郊野到京师进贡的人、车云集。

从古人崇敬天神、八方神之肃穆隆盛的祀典,可以体会到古人俯仰天地间,岁成不忘尊崇敬仰神明之谦卑。这就是说,崇敬天地神明之心、感谢之礼启动中国新年之门。

过小年  祭灶神

黄历腊月二十三日祭拜灶神,又称「过小年」,周朝就有「祀灶」的作法。「处处送神悬楮马 ,家家迎岁换桃符」(4),各户人家在灶上悬挂给灶神乘用的「灶马」、摆上甜点汤糰,祭送灶神回天庭述职,报告一年中这户人家的善恶功过。流传到今天的祭灶风俗,和唐朝几乎没有两样。

除夕   一年惟此夜 明日又逢春

明代时,除夕前贴春联非常普遍,「天上星辰囘凤历,人间风俗竞桃符」(5),「薰风袅袅度屠苏,争道新年景物殊;莫怪荜门贫似旧,竹窗糊纸换桃符」(6),讨喜的桃符从官府贴到庶民百姓家,展现新年新景。

除夕又称除夜、年夜、岁除,此夜中新旧年交替,「今岁今宵尽,明年明日催;寒随一夜去,春逐五更来」(7)。在二十四节气中除夕、大年初一,一般落在「大寒」和「立春」节气之交,正是寒尽春来之际,所以过年对中华儿女来说是除旧,更带着「春回大地」的喜悦和企盼,「东风自此无闲暇,万里乾坤一夜新」(8),让人暖在心头,喜上眉梢。

「不是今生惜今夕,却缘明日是明年」(9)!一年又尽,最是让人感时易逝、抚今追逝,「总教岁月堂堂去,未许心情种种非」(10);惕厉自省,也一直追随着除夜的脚步,「人家除夕正忙时,我自挑灯拣旧诗;莫笑书生太迂阔,一年功课是文词」(11)。

除夕祭祖,同样是向祖先告成和感谢。除夕夜,蜡烛高烧、阖家团圆吃年夜饭,人间万户的团圞画面也在诗中留下剪影,「遥夜迟迟烛有花,家人懽笑説年华。人生勿苦求身外,常得团圆有㡬家」(12),珍惜当下团圆夜!「绛蜡髙烧爆竹鸣,羣儿奔走喜还惊。老夫识得春来惯,直伴梅花睡到明」(13),一样除夕夜,几度梅花情,伴我代代老少说华年。

元旦  一夜挽回天下春

除夕年夜饭后,长幼聚饮祝颂、彻夜达旦叫「守岁」,「九冬三十夜,寒与暖分开;坐到四更后,身添一岁来」(14)。四更之后,远处、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报春来,「东风吹散柳梢雪,一夜挽回天下春」(15)!

 「璇穹周迴,三朔肇建;青阳散辉,澄景载涣」(16)--新年到!天宇苍穹周迴运动,一元复始万象更新,何等奥妙!苍穹戴德,开创新岁之春。

中国文化中,新年第一日的称呼非常多:元旦、元日、元正、元朔、三元、三朔……等等。宙宇春辉好澄景,家家户户此起彼落燃爆竹,迎纳吉瑞喜气,天人同泰,应时期愿新年有个好未来。「爆竹庭前,树桃门右。……改岁宜新、应时纳祐。从今诸事愿、胜如旧。人生强健,喜一年入手。」(17)。

新年的餐桌上,「故里屠苏酒,新年柏叶盘」(18)应节应景;乡里中,春联和春酒、春天合奏,「柏酒照儿初得岁,桃符随俗谩宜春」(19)。

元宵  天人合一良辰美景

「元宵清景亚元正」(20)。过了元旦,接下来登场的重头戏当数元宵。

元宵节和腊祭一样也是个天人合一的节日。《史记.封禅书》记载,谬忌上奏汉武帝请祀太一神:「天神贵者太一,太一佐曰五帝。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,用太牢,七日,为坛开八通之鬼道。」武帝听奏后,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,用最高等级的太牢礼祭祀,特重元月十五的春祭,「武帝亲祠太乙神,流光汹旭动星辰」(21)。银树灯花如昼,好像是天宇星辰下凡,好个天人合一、良辰美景。

道教称太一神为「天官」,传说在元宵这天「天官赐福」给人间虔诚、善良的人。

唐宋时,男女老少庆元宵,是年中不宵禁的假日,「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」(22)的青春情怀,「马蹄前、步步是春」的浪漫喜悦(23),「十二芳街近晚晴,争排絃管调清平,花开火树通宵灿,灯拥鳌山彻夜明」(24)热闹繁华,哪逊今人的倒数过年?

敬天「过年」中国心

岁去年来,佳节迭载;华年似水,戴我悲欢。五千年的中国,几度夕阳红?青山古道复在否?几千载的历史,敬天「过年」的中国心,真情隽永满诗卷。昊天罔极,乱世祐我余生,新年来,愿警醒梦中人!人间道德复辉,「闻道黄河彻底清,千年气数此分明」(25),一夜挽回天下春,最是振奋人心

参注:
1 南北朝·孔欣《祠太庙》
2 魏晋·裴秀《大蜡诗》;明·唐文凤《进腊日诗其二》
3 《大蜡诗》
4 明·王守仁《舟中除夕二首其一》
5 明·邵宝《除夜述懐次杨长史》
6 《元旦词》其八明·李之世
7 唐·史青《除夜》
8 宋·方岳《除夜》
9 元·贡奎《池州郡斋除夜寄呈家君》
10 淸·冯廷櫆《除夜》
11 明·文徵明《甲寅除夜杂书 其三》
12 明·文徵明《甲寅除夜杂书其五》
13 明·绝恂《除夜偶成》
14 唐·栖蟾《除夜》
15 宋·白玉蟾《元旦在鹤林偶作》
16 魏晋·刘臻妻《元日椒花颂》
17 元·王寂《踏沙行元旦》
18 宋·何汝樵《元旦》
19 明·黄衷《元旦》
20 唐·韩偓《元宵元夜即席》
21 元·陈旅《元宵怀钱塘》
22 宋·朱淑真《生查子其一》
23 宋·无名氏《恋绣衾》
24  明·余玉馨《元宵帘下观游者》
25 宋·罗椅《元旦试笔》

@ *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