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毛手工

位置:首页 > 岁月遗留 > 老习俗

一岁算来今夕短 古人为何不贺夏至?

老习俗2.22W

一岁算来今夕短

在一年中,夏至日是一个转折点。一岁算来今夕短(明末淸初.陈恭尹《夏至夜即事》),夏至日黑夜最短;从阴阳演递转变的意义上讲,夏至日「一阴生」,阳消阴长。

「夏至」在北半球是一年中「白日最长、黑夜最短」的一天,每年落在6月20日到22日之间。2017年的夏至是6月21日。从地球运转的现象来看,在这一天,太阳直射北迴归线,古人称这天叫做「日北至」,也就是太阳直射地球到了最北位置。过了夏至,太阳直射线逐渐南移,在北半球白日就慢慢变短,相对地黑夜慢慢增长。

一岁算来今夕短 古人为何不贺夏至?

夏至五月中气

夏至在黄历五月中,是五月中气。五月之卦是姤卦,卦爻五阳一阴,一阴起于下,表示「夏至一阴生」的现象。《礼记》中记载夏至的物候现象:「夏至到,鹿角解,蝉始鸣,半夏生,木槿荣。」夏至到可以开始割鹿角;有一种植物在夏至开始生长,夏至处在夏季的中点,故而人们给它取了「半夏」这个名;而木槿花到了夏至就逐渐繁盛开花了;蝉儿也卯足劲大剌剌的开始嘶鸣。炎暑、落雨都是夏至时节的典型气候,唐代诗人元稹诗《咏廿四气诗 夏至五月中》的描写,反映了阴阳消长和物候现象:

处处闻蝉响,须知五月中。龙潜渌水坑,火助太阳宫。
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蕤宾移去后,二气各西东。

「蕤宾」指代黄历五月端午节。端午节处于天地阴阳循环变迁中的纯阳时点,过了端午节「二气各西东」,阳气渐消,阴气渐萌。

夏至大祭 祭土地神

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天地人之间的关係,并且善于观察天地阴阳的演递变化以正人事,当政者法天地之道施政以求长治久安。按《汉书》记载:「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夏至阴气起,故不贺。」自周朝以来就有夏至祭地的记载。

从夏至日开始阴气渐生,同时夏至节气炎热、多雨,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,也是病虫害、水旱灾害最频繁的时期。古代中国天子在「夏至」之日率领群臣举行祭典、祭土地神并祀祖,祈求土产富饶、穀物丰收。祭典的精神重在诚心虔敬,参与祭典者必须在祭典前斋戒。

夏至祭地之典在城外北郊举行,为何在城外北郊举行?因为南属阳、北属阴;天为乾、属阳;地为坤、属阴。中国古代有「天圆地方」的概念,所以祭地的祭坛筑成方形,称为「方丘」,又称「方泽坛」。

明代京都的岁时记《宛署杂记》有「方泽夏至大祭」的记载;坐落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,就是明清两朝的皇帝举行夏至祭典的地方。

夏至避暑的习俗

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四个节气之一,而且古来就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──「夏至节」,又称「夏节」。在民间也有很多夏至的节俗。夏至的习俗和炎暑防暑避暑以及物产收成紧密相关,反映了顺应节气过好日子的生活智慧。

吃夏饼 吃夏至麵
一岁算来今夕短 古人为何不贺夏至? 第2张

古代南朝人在夏至节日吃粽子,根据《楚荆岁时记》记载,当时的风俗和端午节类似。现在,到了夏至时节小麦刚刚收穫,清香美味,摘鲜麦芽做「夏饼」、赏莲花成了夏日风物诗。淸代翁瑞恩《双调望江南 夏饼》词:「春光暮,夏至一阴旋。麦陇风来香细细,炊烟何处识红莲,仔细与君看。」

夏至,新麦登场,夏至吃麵也有尝新的意思。中国有些地方夏至吃麵是重要习俗,清代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京师俗谚说:「冬至馄饨,夏至麵。」还有俗谚说:「吃过夏至麵,一天短一线」,一天短一线反映夏至开始的日渐短夜渐长的推移。

一岁算来今夕短 古人为何不贺夏至? 第3张
夏至避暑放暑假

古人在夏至有避暑的风俗。唐代诗人韦应物诗《夏至避暑北池》描写:「公门日多暇,是月农稍忙」,在清代夏至日,全国放假一天,而宋代百官更在夏至时放假三天。

南宋时,宫中和民间亲水纳凉、避暑赏花成风尚,根据《乾淳岁时记》记载,禁中纳凉胜地含翠堂有长松修竹、浓翠蔽日,层峦奇岫静窈萦深,寒瀑飞空而下注大池,十亩池中红白荷花万柄含香。这荷花底部是栽植在大瓦盆上,可以置换位置组合以变化花景风貌。广庭上则种植了南方的花卉数百盆,比如茉莉、兰麝、香藤、朱槿、玉桂、红蕉……等等,一旁鼓动着大风轮,百花清芬满殿堂,还设有金盘数十架,积雪如山,暑热不生。

一岁算来今夕短 古人为何不贺夏至? 第4张

南宋杭州都人避暑登舟泛湖,一面享用新鲜时令水果、凉水冰雪爽口,身上则配有香囊、携带画扇等等,还有妇女们时兴簇带茉莉花数朵,以清香爽心。盛夏中游船多停在岸边不再驶入湖中,傍着柳密荫深宽凉的地方,水钓玩耍,直到月上柳稍才返家。甚至也有人使用宽敞的画舫、设置有凉蓆、高枕、快速洗浴的设施,整夜留宿湖心,尽兴而归。

一岁算来今夕短 古人为何不贺夏至? 第5张
凉具驱热 凉饮舒身

古人普遍利用彩扇、凉席、凉枕驱热,还有用香囊、香花驱蚊抑臭,非常讲究。南宋都人游湖避暑时,身配扑香囊、带画扇。这种习尚延自辽朝北地,当时妇女则在夏至用彩扇驱热,以粉脂香囊相赠,以驱蚊抑臭。

睡觉卧具则普遍利用各种天然纤维质料制成凉席,如苇席、籘席、竹席等。流行的瓷枕、竹枕,也是防暑卧具。竹枕一称竹夫人,又称百花娘子、竹姬、青奴。在曹雪芹名着《红楼梦》中,也有「竹夫人」的元宵谜语流传。

除此之外,饮用凉食降暑盛行,因此凉汤、凉茶、冰镇酸梅汤等食物很普遍。广东地区还讲究凉补,煲凉性食物滋补。

从古人的避暑作法中,看到了利用天然环境和材料的智慧,「天人和谐」之道自在其中。

夏至物产 采香蕉采豆割稻子

「夏至」也是香蕉的采收、盛产期。另外像是豆类也在夏至时节盛产,俗谚歌谣吟:「清明高粱穀雨花(棉),芒种芝麻夏至豆。」在台湾则说「夏至早晚锯」、「夏至种籽齐去」,这谚语说的是在夏至忙收割水稻。

夏至日在年中是一个阴阳力量循环消长的转折点,阳气至极,阴气始生,从阴阳消长的观点来看,正是一年过半的标誌。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,年过半了,前瞻后顾,防暑避暑之中,调整计画、调整身心和步调,正是时候!